目前,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蔓延,疫苗是阻断病毒传染的有效方式,是人类战胜新冠肺炎的希望,疫苗的研发是重中之重。
新冠疫情发生后,世界多国启动疫苗研发工作,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主导的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工作进展显著,目前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同疾病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们对疫苗又了解多少呢?
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 vaccine)是在实验室里通过改进“野”病毒或细菌而制备。所得到的疫苗株微生物保留了生长和引起免疫的能力,但通常不致病。减毒活疫苗包括活病毒疫苗和活细菌疫苗。
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既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他们的裂解片断组成。裂解疫苗又分两种:蛋白质疫苗和多糖疫苗。蛋白质疫苗包括类毒素(灭活细菌毒素)和亚单位或亚毒粒制品;大多数多糖疫苗由来自细菌的纯化了的细胞壁多聚糖组成。
目前,疫苗的研发手段包括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活疫苗和核酸疫苗。
疫苗制备出来之后,就要进入动物实验阶段,动物实验过程主要对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会不会引起免疫过激反应等指标作出评价。动物实验通过后,最终疫苗是否有效还需人体实验的证明。
疫苗从临床试验到上市,需要经过三期临床试验。这三个阶段的目标和意义不一样,时间不定,但必须要遵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一期临床试验重点是观察使用的安全性,主要是通过少数易感健康志愿者作为受试者,来确定人体对疫苗不同剂量的耐受,以及了解它初步安全性的结果。此阶段一般人数规模相对比较小,数十人或100人左右。
二期临床是扩大样本量和目标人群,目的是针对疫苗在人群中初步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结果,进一步进行确认,且确定免疫程序和免疫剂量。此阶段一般受试者要数百人,甚至更多。
三期临床需要的样本量更大,规模都是好几千甚至上万人。对于传染病,一般需要观察一个流行周期来确定它对易感人群的保护率。三期临床结束,才能得到疫苗正式投入应用的科学依据。
由于个体之间差异,包括生活习惯、健康状况,人体免疫系统能力也不一样,注射疫苗后99%的人产生的抗体,但是有些人打了并没有产生抗体。无论如何,保持良好的作息,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增强个体免疫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