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SLE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是一种慢性多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是由于机体在不同致病因素下产生各种自身抗体,攻击正常细胞的DNA和蛋白质从而造成全身多系统和多器官的损伤。其反应机制涉及许多依赖于JAK信号通路的细胞因子,如I型IFN、IL6、IL12和IL23等,并通过JAK激酶家族主要参与调节促炎细胞因子的信号传导过程。
新文速递
礼来(Eli Lilly)主导合作德国夏瑞蒂柏林医科大学Dörner教授研究组,近期在风湿病权威杂志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IF= 27.933)上发表了「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巴瑞替尼作用机理发现、鉴定生物标志物和关键免疫通路研究」的论文[1]。
研究解读
临床研究表明,巴瑞替尼治疗可降低在SLE患者中上调的关键细胞因子,并可能在IFN特征以外的多靶向机制中发挥作用。基于蛋白组学的分析结果促进了对巴瑞替尼如何通过调节多种疾病相关蛋白的作用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界定其临床相关性。